
针灸补泻手法口诀图解话题讨论。解读针灸补泻手法口诀图解知识,想了解学习针灸补泻手法口诀图解,请参与针灸补泻手法口诀图解话题讨论。
针灸补泻手法口诀图解话题已于 2025-11-04 01:45:35 更新
补法:想象你手中有一瓶水,为了确保水不泼出,你需要将瓶盖拧紧。在针灸中,这个动作就类似于拇指向前捻转针头,以达到补的效果。泻法:相反,如果你想要倒出水来,就需要将瓶盖拧开。在针灸中,这个动作就类似于拇指向后捻转针头,以达到泻的效果。二、补泻的手法 提插补泻 重插轻提:想象你在倒水...
在进针、出针时配合患者呼吸以区分补泻的手法。 《针灸大成》:“欲补之时,气出针入,气入针出;欲泻之时,气入入针,气出出针。”补法: 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泻法: 病人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4)徐疾补泻 依据针身在穴位的深浅进内和外退动作的快慢,和出针...
捻转补泻:补法以拇指向前捻转为主,角度小(约90°)、频率慢(每秒1-2次)、用力轻,操作时间短(10-15秒);泻法则拇指向后捻转,角度大(约180°)、频率快(每秒3-4次)、用力重,操作时间延长至20-30秒。此法通过旋转方向与力度差异调节经气。提插补泻:补法采用“先浅后深”策略,重插...
针灸捻转法向哪转是补法介绍如下:在针刺得气后,在针下得气处小幅度捻转,拇指向前左转时用力重,指力沉重向下;拇指向后右转还原时用力轻,反复操作。这是捻转补泻法的补法操作。常见的针刺补泻手法包括:1. 提插补泻:这种手法主要根据针身在穴位内提插的轻重来区分。《难经·七十八难》中提到:“...
一、五输穴的五行属性阴经: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阳经:井(金)、荥(水)、输(木)、经(火)、合(土)二、配穴法1. 本经本穴补泻法(病情较轻)定义:本经本穴,即穴的五行属性与本经的五行属性相同的穴。方法:根据病情的虚实,对相应的本经本穴进行...
提插补法:针刺得气后,先浅层(近皮肤)缓慢上提,再深层(近脏腑)快速下插,重复操作时上提幅度小、下插幅度大,形成“小提大插”的节奏。捻转补法:针尖朝向特定方向(如顺时针或逆时针,依穴位经络属性而定),以较慢速度(每分钟60-80次)小幅度捻转,使患者产生酸胀感但无刺痛。留针时间...
针灸补泻手法是中医学中一种重要的治疗原则,通过针刺的不同手法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以下是针灸补泻手法的详细讲解:一、补法 定义: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 适用病症:主要用于各种虚证。 操作手法: 捻转: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大拇指向前,食指...
寻经口诀:经络分明,气血有序,循经取穴,疗效可期。强调了针灸时需明确经络走向,按照气血运行规律循经取穴,以提高治疗效果。补泻口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泻得宜,病愈可期。描述了针灸治疗中的补泻原则,根据病情虚实选择适当的补泻手法,以达到治疗目的。三、特殊口诀 透穴口诀:一针透两穴,...
一、简单的补泻手法 提插:通过针的上下提插动作来调整气血。 捻转:将针在穴位内左右或前后捻转,以调节补泻。 开阖:出针时按揉针孔为补,摇大针孔、不加按揉使邪气外泄为泻。 呼吸:根据患者的呼吸节奏配合针刺的深浅和提插捻转来补泻。 迎随:针尖随着经脉循行的方向进针为补,逆着经脉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