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计算公式话题讨论。解读个税计算公式知识,想了解学习个税计算公式,请参与个税计算公式话题讨论。
个税计算公式话题已于 2025-08-06 22:47:01 更新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全年收入总额 - 6万元(基本减除费用)- 专项扣除(三险一金)- 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7项)- 其他扣除(如商业健康保险)。例如,若全年收入20万元,扣除6万元起征点、2万元专项附加扣除后,应纳税所得额=20万 - 6万 - 2万 = 12万元。
根据2018年8月31日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薪资起征点提至5000元。对于月工资25000元的情况,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式为月工资收入减去起征点,即25000 - 5000 = 20000元。依据新的税率表,20000元对应的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1410元。计算每月所需缴纳的个税款可使用公式: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
1. 当劳务费在4000元及以下时,个税计算公式为:个税 = (X - 800) * 20%,例如,若劳务费为3000元,个税 = (3000 - 800) * 20% = 440元。2. 对于4000元到25000元的劳务费,应纳税所得额在20000元以内,个税计算公式为:个税 = (X - X*20%) * 20%,如劳务费10000元,个税 = (1...
2024年重庆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沿用全国统一标准,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其中应纳税所得额 = 税前收入 - 五险一金 - 起征点(5000元) - 专项附加扣除 - 其他法定扣除。计算步骤如下:确认收入总额,包含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等综合所得。扣除五险一金,即...
最后,计算应纳税额,公式为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例如,李某月工资15000元,五险一金个人缴纳1500元,有一个子女正在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可享受每月2000元的专项附加扣除。那么其应纳税所得额 = 15000 - 1500 - 5000 - 2000 = 6500元,对应税率10%,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个税 = 应纳税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其中,应纳税额的计算以及涉及的各个要素如下:1. 应纳税额的计算 公式:应纳税额 = 工资总额 - 社保个人缴交额 - 住房公积金个人缴交额 - 免征额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个月)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
一、计算公式 应退或应补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已预缴税额。二、判断方法 计算应退或应补税额: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个人的应退或应补税额。比较计算结果与已...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个人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其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 = 个人收入所得总额 - 个税起征点(5000元) - 其他专项扣除。三、税率与速算扣除数 税率根据超出起征点的金额不同而有所区别:超出金额不高于3000元的,税率为3%;...
2. 计税方式: 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股权转让收入 - 股权原值 - 合理费用)× 20%。其中,股权转让收入是指股权的实际成交价或税务机关核定价(取高者);股权原值是指初始投资成本,需要提供银行转账记录、验资报告等凭证来证明;合理费用则包括评估费、公证费、中介服务费等直接支出,这些费用...
最新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其中,扣除标准为5000元/月。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式为:扣除五险一金后的月收入 - 扣除标准。三、税率与速算扣除数的确定 在确定了应纳税所得额后,需要参考个税税率表来确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