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我们研究的初期阶段,首先是对课题组成员的培训。我中心先后选送有关人员到我区进修学校干训部举办的校长岗训班上听关鸿羽等老师的讲座,并邀请我区教科所师所长来我中心讲座,对我中心试验班班主任、辅导员、品德科教师等20余人进行教科研方法的培训,中心课题组组长杨在元作了关于这次研究的动员...
小学生研究报告范文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受到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我们课题组通过研究,总结环境因素影响小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提供一种实用的环境模式,指导小学生品德形成时期的德育工作。本次研究以调查研究为主,通过问卷的形式,探讨学生受社会、家庭影响的变化趋势,家庭育人环境的构建,以及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调控环境因素等方面。
随着假期时间的增加,学生每年休闲日达到了160多天,约占全年时间的45%。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环境因素对孩子形成的多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已越来越走向城市化,歌厅、弹子房、游戏厅、网吧等场所的出现,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不利影响。探寻一种模式,通过社会、家庭、学校多方面的努力,对环境加以治理、调整,使之朝着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方向改进,是我们课题组的目标。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聂,与之俱黑。”这些论断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人之成长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极大。古今中外对环境因素影响制约着人的成长,有过许多精辟的论断与论著,对于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与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环境因素的具体内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新的,在农村,特别是在城乡结合部地段的农村,这种变化尤为突出。
根据德育国家级总课题的研究与实验框架,结合我中心校实际情况,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具有农村特点的、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之有效的德育环境体系,在发挥环境德育功能,提高环境育人针对性、可操作性、实效性等方面有所突破。我们课题组力求通过本次研究,采用调查、观察、活动、实践、情境、个案、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总结出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环境因素影响小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提供一种科操作的、实用的育人环境模式;指导小学生品德形成时期的德育工作。
研究队伍的素质决定着研究工作的成败。因此在我们研究的初期阶段,首先是对课题组成员的培训。我中心先后选送有关人员到我区进修学校干训部举办的校长岗训班上听关鸿羽等老师的讲座,并邀请我区教科所师所长来我中心讲座,对我中心试验班班主任、辅导员、品德科教师等20余人进行教科研方法的培训,中心课题组组长杨在元作了关于这次研究的动员报告,副组长彭新华作了关于问卷调查方法的讲座。通过培训,提高了全组人员的思想认识,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的教科研水平。
我们在试验区域里,通过问卷的形式对二至五年级16个教学班的学生进行了周密调查,包括家长学历层次、崇拜偶像、假日相处对象、喜欢的书籍、爱看的影视节目,家长对成绩的关心状况、对课余活动的限制情况、对提出要求的满足情况等内容。问卷回收率达到了94.37%。通过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受社会环境得影响与家庭的影响度,要胜过学校的影响度。而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因素中最容易对学生构成影响的不利因素要强于有利因素。
通过对环境施加正向影响,即增加正因素减低负因素,形成环境育人的氛围,达到育人的目的。这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治理、调整环境,使之朝着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方向改进。202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