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等式: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2. 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形成周期,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形成族。3. 元素位置的表示:周期序数代表电子层数,主族序数代表最外层电子数。记住:三个短周期为第一、第...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有哪些?
一、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
1.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等式: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2. 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形成周期,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形成族。
3. 元素位置的表示:周期序数代表电子层数,主族序数代表最外层电子数。记住:三个短周期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以及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二、元素周期律的理解
1.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判断:金属性强弱可通过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难易程度、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以及置换反应来判断。
2. 核素的概念: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中子的一种原子。
三、原子半径与元素性质
1. 原子半径的影响因素:电子层数(最主要因素)、核电荷数(次要因素)、核外电子数。
2. 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负化合价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3. 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金属性增强,离子氧化性减弱;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2024-12-16